慢性肾损伤常见原因及发病率

2025-02-20 16:32:04

随着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肾损伤(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之一。在中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KD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024年11月7-10日在中国举行的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4)上,一项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重磅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慢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预防CKD、改善患者的预后。


一 、慢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

慢性肾损伤的成因多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暴露于某些药物或毒素(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重金属等)、以及遗传因素(如多囊肾)等。其病因构成在过去30年中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第一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和糖尿病[1]。这表明糖尿病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导致CKD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

1.jpg


二 、慢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与管理挑战

根据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8.2%,肾功能损伤和蛋白尿的发生率分别为2.2%和6.7%。这项研究基于2018年至2019年的数据,覆盖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76,874例成人。[2]也就是说在2018至2019年,中国有8200万成人患有CKD。


蛋白尿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也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最近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4)上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中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患者的蛋白尿患病率高达32.5%。减少蛋白尿可有效控制心肾相关疾病进展。既往研究表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每降低30%,可带来肾脏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9%,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发生风险降低14%。[3]对于伴有微量蛋白尿的患者来说,UACR降低30%以上,肾脏事件风险减少58%。因此,加强UACR筛查和管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蛋白尿的检测对于识别心肾高风险患者至关重要,且指南和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与糖尿病肾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的检测和评估的必要性,但有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检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比例极低。89.70%的患者每6个月测量一次空腹血糖,21.12%的患者每6个月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只有13.11%和9.34%的患者每12个月进行一次尿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检测。[4]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揭示了慢性肾损伤的严峻形势、强调了对这一群体进行有效管理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我国在CKD的早期筛查和管理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三 、慢性肾损伤的预防与管理

慢性肾损伤的预防和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是预防慢性肾损伤的关键。

2、合理用药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肾病的患者。

3、健康生活方式

低盐低蛋白饮食能以减轻肾脏负担,是预防和管理CKD的基本措施之一。均衡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慢性肾损伤的风险。

4、早期筛查与诊断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强调了慢性肾脏病(CK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性。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5、风险预测与管理

2024年发布的KDIGO慢性肾脏病指南在CKD评估指标上做了更新与细化,肾功能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GFR。突出尿白蛋白测量和eGFR评估的重要性,并提出心血管风险的预测,这有助于更精准地进行CKD的预防和管理。

6、CKD的治疗

控制尿蛋白是慢性肾脏病治疗的核心之一。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新上市的SGLT2抑制剂(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也显示出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不仅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也对非糖尿病肾病(如IgA肾病、膜性肾病等)有效。此外,新型药物,如非奈利酮等不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和肾脏事件发生风险,还可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心肾预后。

2.png

图 CKD 的整体治疗与风险干预策略(摘自[5])




国赛生物肾脏病筛查检测解决方案


慢性肾损伤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的复杂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通过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药、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赛星河系列流水线、Aristo系列等特定蛋白分析仪可检测以上多种尿特定蛋白标志物,还可与尿有形成分、尿干化学分析仪组成尿液分析流水线,一管尿液覆盖80+个尿项目的检测,大大节省检验人员的操作步骤与时间。检测项目涵盖了肾脏病患者的筛查、评估和预后监测等各方面,可以帮助临床更全面的评估肾脏损伤情况。


 肾小管损伤标志物—AIM、BMGU、RBPU、UCysC

 肾小球损伤标志物—mALB、TFU、IGU、AMGU

 AKI的敏感标志物—NGAL

 特殊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病)—KAPU、LAMU

 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标志物—血清CysC、血肌酐

 白蛋白尿指标—A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PCR(尿总蛋白/尿肌酐)

3.png

4.png


参考资料

1. 吴宇, 周晶晶, 姜世敏, 张铮, 卓莉, 李文歌. 慢性肾脏病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15:442–5. 

2. Wang L, Xu X, Zhang M, Hu C, Zhang X, Li C,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Sixth China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JAMA Intern. Med. 2023;183:298–310. 

3. Oshima M, Neuen BL, Li J, Perkovic V, Charytan DM, de Zeeuw D, et al. Early Change in Albuminuria with Canagliflozin Predicts Kidne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PostHoc Analysis from the CREDENCE Trial. J. Am. Soc. Nephrol. JASN 2020;31:2925–36. 

4. Xia Z, Luo X, Wang Y, Xu T, Dong J, Jiang W, et al.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screening status and related fact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six provinces in China. BMC Health Serv. Res. 2024;24:489. 

5. 王松. 《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浙江医学 2024;46:1681-1685,1691.